新闻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现代化人民城市理论原创性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规律,围绕城市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了城市发展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城市发展为了谁、依靠谁以及建设什么样

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在新时代的原创性突破。当前,我国正处于推进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深刻把握这些重要论述所蕴含的原创性理论贡

献,有利于我们构建现代化人民城市理论自主知识体系,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我国城市发展所处历史方位,准确理解我国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深入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城市工作的基本方向和改革思路,更

加自觉坚定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城市工作战略部署,满怀信心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创造性提出人民城市理念,明确现代化人民城市理论的基本价值主线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理念,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对西方城市发展批判的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实践形成的原创性理论成果,是在借鉴西方现代城市发展理论基础上对城

市理论的价值重塑与范式跃迁。

  从城市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来看,西方城市研究虽然发展出了大量研究议题,涉及城市化、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生态、城市网络等领域,但总体上有三个基本理论基点:一是强调城市发展背后的资本

逻辑,关注城市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的联系;二是强调城市发展中存在结构性的不平等,城市空间成为资本和各种利益群体博弈的场所,不同群体间的空间分异和社会排斥普遍存在;三是强调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引发城市发展的大量危机,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又进一步加剧了这些矛盾的社会后果。基于这些基本理论观点,西方城市理论对城市发展的方向与路径作出了系列阐释。但

从深层次来看,由于西方城市理论暗含了上述基本理论取向,其在讨论城市发展未来道路时更强调基于多元博弈的权力斗争和具有张力与制衡特征的政府、市场、社会关系形态,这也进一步导致西方城市

发展中冲突、竞争与零和博弈成为一种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城市的理念,与西方城市理论所持有的基本立场有着本质区别。这一重要理念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对西方城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彻底改变了以资本主导逻辑和利益群体间

的矛盾冲突为基础的西方传统城市理论出发点,强调以人为本,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

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2019年在上海考察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20年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再次强调“要坚

持广大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近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城市理念的一系列重

要论述,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价值遵循和思路方法,强调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人民城市理念在多个维度上为现代

化人民城市理论标定了价值主线和极富理论增长点的新发展方向。

  更注重城市发展和建设中的人民主体地位,强调人民群众是城市建设的主体和共享城市发展成果的主体。在这一价值导向指引下,“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群众自治”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改革实

践。不断在城市发展中实现“人民建”与“为人民”有机融合,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成为现代化人民城市发展的独特写照与生动画面。

  更强调城市发展中公共物品的公平正义配置,这也是现代化人民城市理论区别于西方理论的重要分水岭。比如,西方理论将城市空间视为权力博弈的场所,而“人民城市”将其转化为“公共产品”,强调

通过广泛参与和高效协商来实现城市空间配置的公平正义。在实践中,我国新一轮城市更新普遍具有这一特征,城市治理部门通过广泛民主协商来确定城市更新的内容与范围,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

  更重视城市发展中的包容与共享,强调在最广大人民群众中寻求利益最大公约数。这指引我国城市发展更注重构建广泛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提高城市对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承载能力,使不同

群体可以在合作中发展、在包容中互相增益。

  前瞻性谋划城市发展新思路,探索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的重要论述,以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为前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取向,对于全面增强城市发展动力活力、

系统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做好城市工作的基本思路》中指出:“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我们必须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

发展指导思想,切实做好城市工作”。科学、客观地认识城市发展规律,是前瞻性谋划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城镇化规律进行了一系列深入阐释,指明了我国城

镇化所处的特殊时代方位、具有的鲜明特征以及面对的发展挑战。正是建立在对这些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7月14日至15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作出了清晰描绘。相比

于西方和我国传统的城市发展思路,这种改革思路的“新”凸显在以下维度。

  适应新情况形成城市发展系统转型的新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对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进行了系统阐述。7月14日至15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此基础

上进一步提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面对新发展形势,“城市工作要深刻把握、主动适应形势变化,转变城市发

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更加注重集约高效;转变城市发展动力,更加注重特色发展;转变城市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转变城市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统筹协调”。这“五个

转变”意味着我国城市发展将进入密集改革的新发展周期,也必将带来更多的城市改革发展红利和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新格局。